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王逸】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3月2日报道,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两会期间表示,为了缓解地方债务问题,中国政府计划直接向地方提供10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支持。报道指出,这是政府首次明确承认地方债务问题,并表明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态度。该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来帮助地方政府应对当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以减轻其债务负担并稳定经济增长。

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

有消息称,中国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地方提供约10万亿元的直接债务融资支持,以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困境的直接干预和政策调整。

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放缓

中国经济自2020年起步入“新常态”,增速逐渐放缓,面对结构性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因为投资过热、经济结构失衡等原因,背负了较大的债务负担,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导致财政赤字加大。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升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地方政府负债率持续攀升,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38.86万亿元,其中隐性债务占比显著提高,给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较大挑战。

稳增长需求

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增加地方化债资源,不仅能够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还能促进项目落地,刺激经济增长。

政策背景与实施路径

中央政府主导

此次10万亿融资支持措施由国务院提出,并得到全国人大批准,显示这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

多层次融资渠道

除了直接增支外,还将探索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债务解决方案,这样既能减轻地方政府一次性举债的压力,也有助于优化融资环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方项目建设。

期限管理与风险防控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融资支持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并要求地方政府严格按预算管理规定使用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项目效益,金融监管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强地方债务的监测和监管,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面临的挑战与预期效果

挑战:

地方财政承受能力有限:一些地方虽然有偿还意愿,但实际可支配财力有限。

信用评级下降:若地方政府未能有效管理和使用新增债务资源,可能影响其信用等级,引发更多外部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

预期效果:

短期提振作用明显:短期内有望缓解地方财政紧张状况,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

中长期可持续性需关注:如何平衡短期财政压力的缓解与长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考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此次10万亿直接债务融资的支持措施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政策的有效实施仍需在多方协调配合下有序推进,既要考虑短期财政压力的缓解,又要兼顾长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增加地方化债资源,中国政府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一举措显示出中央政府的决心和策略,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带来积极的经济效应。

你可能想看: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威誉知事网,原文地址:http://blog.weiyuzhishiw.com/post/2257.html

上一篇:外媒:拜登政府突击发放芯片补助

下一篇:妇幼保健院暗藏摄像头24小时偷拍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